粮食收储

/

COLLECT FOOD

首页 > 粮食收储 > 粮食收储

当前位置

粮食托市收储显现副作用 专家动议改变补贴方式
发布日期:2014-12-23  来源:和农牧业集团  发布:admin

  刊发于总2090期《中国经营报》[封面故事]版 0条评论 被次查看收藏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事关农业,这种官方的重视方式将“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观念进行了具体表现。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有连续多年的丰收,但国家在粮食问题上并没有丝毫松懈。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中,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规定,国家每年在粮食播种前公布水稻、小麦等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文简称“中储粮”)以最低价进行收购,以此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农民利益。

  但这种旨在保证粮食安全,保护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近年不时面临争议。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目前的储备率过高,导致海外粮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削弱了中国粮食的竞争力;而且现有的托市收购方式无益于提高种粮效率。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也正在对收储制度进行探讨,以应对市场与政策“水土不服”的局面。

  多方影响

  “由于稻强米弱,玉米、大米加工业出现了普遍亏损局面,在东北出现了大面积的停产,开工率严重不足。”国内大型的粮食加工企业之一的益海嘉里副董事长穆彦魁公开表示。

  穆彦魁遇到的状况是,2013年和2014年,在大米主产区,“收储一开始的两个月之内水稻全部进入国库。”

  “因为国储的价格比较高,种植者、农户、农场都愿意卖给政府的储备库,所以在一两个月之内,基本上水稻全部收完了。”穆彦魁认为,很快加工厂就会面临无稻可收的局面。“据我了解,去年是两个月,今年刚开始不到一个月时间,市场上80%的新水稻已经没有了。”

  但是,对于在粮食市场流通中担任主要角色的加工企业,“短期内筹措不到资金,收不到这么多原料,所以面临着下一个年度无粮可加工的局面。”

  这种局面甚至引起价格倒挂。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大米市场,加工企业几乎都停产了。”穆彦魁说。

  对于国家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中储粮而言,算经济账并不划算,这是一笔“入不敷出的投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2014年9月15日联合下发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通知,其中,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以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品,其中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38 元,粳稻每市斤1.55元,每斤分别比去年高0.03元和0.05元;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

  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而每年中储粮轮储的陈化粮价格要比当年的收储价格每吨便宜400元左右,但是中储粮拍卖陈化粮的情况并不乐观。

  “即便是便宜也很少有人买。”中储粮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市场行情不好,陈粮卖不出去,我们自己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陈粮之所以难卖的原因是,“消费者普遍喜欢吃新米。”

  数据显示,近期安徽计划销售2013年早籼稻66567吨,全部流拍。湖北计划销售2013年早籼稻39857吨,全部流拍。湖南计划销售2013年早籼稻149141吨,实际成交2356吨,成交率1.58%。江西计划销售2013年早籼稻246059吨,实际成交1008吨,成交率0.41%。

  实际上,在储备过程中,中储粮也投入了巨大的投资,“现在,在仓储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科技,比如充氮气、空调调温等。”前述中储粮人士表示。

  “但是,放了两到三年的陈化粮市场也不认可。”穆彦魁表示。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90%左右的储备粮在中央储备库中进行管理,其他粮食委托商业储备机构进行储备。

  “中央储备的储备环境最好,其他商业储备库的粮食不及中储粮自己的储备库,陈化粮销售更加困难。”国内另一大型粮食央企内部人士表示。

  在记者历次采访中,中储粮管理层多次表示,国家对中储粮的负责人也是存有考核的,而考核储备粮的亏损就是考核内容之一。

  争论储备水平

  目前的托市收购政策在造成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的尴尬局面之外,也把中国变成了世界粮食价格的“高地”。除去正常配额制进口粮食外,走私也十分猖獗。

  以广西为例,今年南宁海关开展打击农产品[-5.96% 资金 研报]走私“绿风”专项行动以来,连续破获的第5起重大团伙走私大米案件,5起案件累计涉嫌偷运走私入境大米5.2万吨,案值约3.07亿元。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查证走私大米、玉米等粮食商品293.7万吨,9月份,南宁、昆明、杭州、北京、济南、福州、江门、长沙、海口、南京、黄埔等海关破获了一批走私大米、玉米、棉花、冻品等农产品大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公开表示,我们的粮食价格已经没有竞争力,甚至周边一些国家有大量的粮食走私到中国。

  业内人士透露,按照12月份的价格,质量较差,破损率较高的大米进行对比,国内大米价格每吨较周边国家同质量大米价格高出20%。

  在披露的2015年谷物进口配额中显示,2015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

  在大量进口谷物和走私谷物涌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谷物却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数据显示,2013年谷物自给率是97.59%。

  大量的进口和高度的自给率形成了矛盾。

  “我们谷物严重超储备,并将大量谷物退出市场,造成国内需求的假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在“2014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表示。

  记者从受访的专家处了解到,我国的谷物储备率目前为60%,里面包含了近3年收储的粮食总量,由于每年都会从农民手中收储相当比例的粮食,这部分粮食没有进入流通市场,进口粮食趁机而入。

  “如果我国谷物储备率从目前的60%降到30%,中国谷物自给率就可能超过了100%,大概能达到120%。”马晓河说。

  据了解,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为库存消费比17%~18%。国家粮食局2012年曾公开表示,我国的粮食储备数量大大高于这一比例。中储粮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今年6月对媒体表示,建议要按照以中央储备为主、调动地方储备积极性,以谷物为主、兼顾油脂油料,以国产粮为主、适度进口原则,逐步建立我国粮油储备安全三条保障线:到2020年,储备库存消费比达到20%左右,小麦、稻谷、玉米三大谷物储备占储备库存85%左右,油脂油料库存消费比25%左右。

  “我们大量收购农民的粮食,退出市场、建仓库、搞流通环节的补贴越来越多,这样生产越来越多,储备越来越多,超过国内市场需要,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到底是要产品还是要安全储备能力?”马晓河表示。

  不过,对于拥有多大的储备率是安全的,企业和学界存在争议。

  动议直接补贴农民

  “连年抬高价格收购粮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补贴农民。”中储粮人士向记者表示,“每年年初的一号文件都是和农业、农民相关的。”马晓河也认为,中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与托市收购农民获得较高的利益回报有关。

  “为保护农民的利益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又将这些粮食储备起来,导致国家储备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超储,又不得不进行大量粮食轮换,最终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马晓河说。

  但在专家看来,中国农民积极性问题还在于粮食的收益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13年年底,中国的粮食收益率已经从33%下降到6.6%,要想保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国家必须把收益率提高了,否则农民不会种粮食。

  马晓河建议,“政府以目标价格收购农民粮食,超过目标储备,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可以以现金形势根据粮食商品率,按差价补给生产  高价托市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业政策研究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在调研后公开发表观点,“由于托市价格的支撑所带来整个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一是大力开采牧区、林区,开采地下水。二是过度使用化肥。目前我们以占世界8%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0%以上的化肥,从而生产了占世界20%的粮食,这给我们带来环境破坏。” 

  程国强在吉林调研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托市价格只涨不跌,“因此大家都不种杂粮,都来种有托市价的水稻、玉米,这样使农业资源向有托市价的粮食转移。”

  “今后的政策设计,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要剥离,所以我们觉得在目标上,它必须把生产收入剥离,在路径选择上,在口粮的问题上,要不要把价格支持保留下去,是值得讨论的。”程国强建议。

  马晓河也认为,“从有多少收多少的目标,转向目标价格限量收购。我到韩国发现,韩国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按照限定价格收购粮食,粮食按照比例放给种粮农户。”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也正在对收储制度进行探讨。”但截至记者发稿,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尚未对外就现有收储制度作出评论。

  中储粮给本报的书面回复表示,我国粮情复杂,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情况有很大差异。当前,托市收购也面临一些新挑战,不管国家政策怎么调整和完善,中储粮都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要求。


上一篇:解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关于和农牧业集团代收代储猪料专供玉米意向推介
走进和农 / 人力资源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地址:长春市合隆经济开发区302国道599公里
+传真:0431-83443666
+邮箱:group@henong.com

 版权所有 和农牧业集团 吉ICP备14006339号